首页

正在播放 国产sm

时间:2025-05-24 15:00:22 作者:庆祝中泰建交五十周年暨广西侨界交流联谊会在曼谷举行 浏览量:85812

  中新网湖州2月21日电(胡丰盛)“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居民。”哈佛大学著名城市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认为,城市存在的终极目的在于为居民造福,一个好的城市,一定是让居民体会到幸福感的城市。

  浙江湖州,为此提供了一个鲜活范本。

  就在2个多月前,“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揭晓,湖州连续第2年成功入选。

  那么,什么是幸福?身处湖州是什么体验?2月21日,在湖州召开的市民新春恳谈会上,湖州的市民代表交流发言中,畅谈了自己的感受。

  “湖州的山水清远、人文荟萃,近年来湖州城市建设的拔节向上、日新月异,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在湖州工作多年的新乡贤,中规院长三角文旅研究院院长刘畅说,过去,湖州浓郁的人文气息哺育了赵孟頫、孟郊等文化名人,诞生了“半部书画史”。今天,她依然可以从湖州深邃而博大的人文历史中汲取营养,用更加多元的视角认识湖州。

市民新春恳谈会现场 张剑 摄

  莫干山蕨宿酒店经营者姜文英原先是一名体制内公务员,于2016年辞职创业开办蕨宿民宿,目前有两家民宿运营。“湖州(德清)是全国民宿业的发源地和标杆地,2014发布并实施了全国首部民宿地方标准,我的民宿也有幸成为首批全国乡村民宿服务认证的五钻民宿,不仅获得了荣誉,生意也越来越好。”她说,近几年,政府对民宿扶持力度越来越强。2023年,姜文英花费120余万元完成“微改造精提升”,也获得了政府24万元的补贴,让民宿重新焕发了生机。

  2023年,邮储银行湖州市分行个人金融部产品经理郑春美,有幸成为《看见》市民观察团的一员。“有此机会,我多次受邀参加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组织的‘看见行’活动,看到‘四季看变化’标志性点位的日新月异,看到城市有机更新的精彩蝶变,看到了桥下空间的整洁有序和随处可见的绿地,许多民生‘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让我印象深刻。”郑春美说,自己家住在湖州仁皇山一带,每天散步都会经过奥体中心附近一条绿道边上的小河,但岸边环境十分脏乱,又黑又臭,每次经过都要捏着鼻子加快脚步,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经过《看见》栏目报道后,该问题迅速得到了整改,重现“水波清清、绿柳成荫”情景。

  像这样“一地曝光、全域整改”的案例,郑春美2023年看到了很多,“闻风而动,事不过夜”,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关键小事”。“这让我们老百姓对这座城市真正有了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和满足感。”郑春美说,新的一年,自己和200多名《看见》市民观察团成员一起,继续用眼睛去发现这座城市生活之美。

  什么是幸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可见,幸福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是以市民幸福为中心的城市。

  从历史文化看,湖州自古是生活美学的高地、江南宜居的代表,丝绸、书画、茶等传统文化蕴含着先民的生活艺术,从《全唐诗》中“放尔生,放尔命,放尔湖州做百姓”,到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再到元代诗人戴表元的“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都印证了这里的幸福宜居,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评价湖州:不大不小,幸福正好。

  从现实角度看,2023年湖州地区生产总值虽然迈上4000亿元台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小个子”迈出了一大步,但湖州百姓普遍有个“心结”:历史上的湖州富甲一方,当下却被“万亿俱乐部”城市包围;拥有良好区位,却没发挥出足够的交通优势;近年来项目建设态势良好,却还未完全放量转化。

  因此,在湖州市委书记陈浩看来,高质量发展是幸福感的前提所在和硬核支撑。

  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必须聚焦首要任务,以高质量产业、高质量平台、高质量项目来做大体量、增强效益,把活力释放得更为充分。

  “我们打造南太湖新区、长合区等10个重大产业平台,培育打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光电等八大新兴产业链,改造提升木业、纺织等八个传统行业,构建湖州版现代化产业体系。”他说,2023年,湖州重塑招商引资新体系新打法,2023年签约落地莱宝高科、三一高空机械全国总部等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新升规”工业企业数浙江省第1,发展后劲足、未来可期。

  “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胜在人心所向,最能引领百姓之心;意在为民造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图景;重在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创造、人人享有。”作为主政者,在其看来,幸福,则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推动幸福愿景得以一步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生动现实(完)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学习新语|“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教育更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构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夯实基础教育这个根基,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做强高等教育这个龙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推进数字化教育,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三是改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完善学生学习实践制度,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推进教育公平。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扎根科研一线 他们加快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发步伐

这个暑期,贵州荔波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迎来了旅游高峰,大小七孔景区的婚俗表演等吸引了众多游客。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各大旅游景点实现充电桩全覆盖,自驾车主只需手机扫码操作即可开始充电,实现了绿色出游畅行无忧。

禁止学生五一自行组团旅游,高校别管太宽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重要性在于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国家认同感以及批判性思维。面对全球化趋势的挑战和机遇,思政课需不断适应时代变革,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教育者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此外,还应强化思政课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将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两会30秒】王毅:半岛不应生战生乱,开冷战倒车要承担历史责任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产业升级,逐步从过往中低端产品向如今中高端产品转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医疗器械品牌亮相世界。”优利特集团副总裁黄杰表示,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不断发展进步,产品性价比、质量都远优于部分海外的品牌。他建议,中国医疗器械“出海”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评估、立项、实施,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节奏和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守牢生态红线 江西安远倾心呵护东江源头水

现场还有来自长江沿线及全国各大艺术高校与学术团体近年在各地社区开展的共建式公共艺术案例展示,通过他们的作品,民众可以感受到年轻艺术工作者们对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视角和无限创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